日前,飞凯材料交出了一份亮丽的半年度业绩“答卷”: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.68亿元,同比增长52.25%,扣非后净利润则同比增长91.88%。“多元化战略的实施,为公司持续打造了新的利润增长点。”对于经营业绩的高增长,飞凯材料总经理苏斌表示,更根本、更核心的驱动因素是,公司坚持多元化战略,在电子材料领域的布局进入了收获期,广阔的市场空间也有望引领公司业绩持续增长。
图片:飞凯材料总经理 苏斌
需求旺盛拉动业绩高增长
飞凯材料8月10日披露的2021年半年报显示,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.03亿元,同比增长45.01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.68亿元,同比增长52.25%。
据苏斌介绍,上半年,飞凯材料半导体材料、屏幕显示材料、紫外固化材料、有机合成材料(医药中间体)四大板块都实现了快速增长。
苏斌给记者展示了一组数据,上半年,飞凯材料屏幕显示材料实现营业收入约6.07亿元,同比增长56.77%;半导体材料实现营业收入约2.56亿元,同比增长37.13%;紫外固化材料实现营业收入约2.4亿元,同比增长32.63%;医药中间体实现营业收入9908.13万元,同比增长42.97%。
“主要是市场需求旺盛。”对于公司业绩增长的原因,苏斌进一步称,全球供应链需求正在向我国转移,公司下游市场需求大幅增长。
需要指出的是,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规模可观的面板及半导体制造、封装产能,但在上游的材料领域,一些关键原材料仍然需要进口。如今,面板企业、晶圆厂/封装厂都在强化本土化供应链建设,在细分领域颇具竞争力的飞凯材料迎来了发展良机。
据披露,在屏幕显示材料领域,飞凯材料拥有液晶显示用混晶材料、光刻胶等产品;在半导体领域,公司的产品则覆盖了集成电路封装领域的大部分应用。
有序布局电子材料领域
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。飞凯材料能抓住电子材料发展机遇,也是因为“下了先手棋”。
“公司能抓住电子材料市场机遇,主要得益于材料多元化战略及前期的布局。”苏斌表示,在“为高科技制造提供优质材料”的企业使命愿景下,飞凯材料深度理解材料科技和高端制造业,深入思考细分市场产业化的窗口期,从产品多元化和下游应用多元化两个角度,持续围绕高端制造业谋篇布局,为公司打造“接力增长点”。
成立于2002年的飞凯材料,在紫外固化材料领域精耕细作近20年,并于2006年进入半导体材料领域,随后于2014年10月登陆创业板。在围绕光纤光缆涂覆领域实现了紫外固化材料的本土产业化后,飞凯材料从2017年起加强了在半导体材料、屏幕显示材料、医药中间体材料等领域的深度布局。
苏斌向记者简要介绍了相关产业布局历程:飞凯材料通过收购大瑞科技100%股权,布局半导体封装用锡球业务;收购和成显示100%股权,进入液晶显示材料领域;收购长兴昆电60%股权,进入环氧塑封料领域。
除了外延式并购,飞凯材料还在OLED材料、光刻胶等领域持续投入,加快自主研发打造内生驱动力。
7月14日,飞凯材料披露了完成更名公告,公司中文名称由“上海飞凯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”变更为“上海飞凯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”。
“名称不仅代表了公司形象,更体现公司战略和未来发展方向。”对于此次更名,苏斌解释称,前后虽仅是“光电”和“科技”两个字的差别,但这意味着,从紫外固化材料一路拓展至半导体材料,飞凯更深刻理解材料科技的范畴,并将持续围绕高端制造产业布局,为其提供多元化前沿材料。
半导体行业将维持高景气
根据已披露的半年报数据,多家面板、半导体企业上半年实现了业绩高增长,而外界更关注的是:下半年高景气度会否延续?
“在疫情控制有力、助力经济恢复各项政策相继出台等因素下,中国经济有望延续上半年的良好态势。”苏斌认为,在上述大前提下,国内面板、半导体产业有望继续保持高景气度,行业龙头公司将从中显著受益。
全球知名机构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预测,2021年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将增长6%,达到587亿美元。其中,中国将增长10.5%至107.9亿美元创出新高。据该机构统计,目前中国半导体材料自给率只有10%至15%,这意味着,随着下游供应链本土化的推进,具有成熟产品的半导体材料类公司或将迎来更快发展。
“飞凯时刻都在为产品及应用的多维突破做好准备。”对于公司未来发展战略,苏斌称,公司未来将持续“加码”屏幕显示材料、半导体材料业务板块,向这些领域倾斜资源;同时也将持续培育医药中间体等新业务,多措并举践行多元化发展战略。
微信扫一扫,一键转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