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三星最近发表的论文,制造16层及以上的高频宽內存(HBM)內存必须采用混合键合技术(Hybrid bonding)。
近日,三星电子在2024年IEEE国际会议上发布了一篇韩文论文,详细阐述了其在高频宽内存(HBM)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。
(图源:三星)
该论文明确指出,为了实现16层及以上的HBM内存堆叠,必须采用混合键合技术(Hybrid Bonding),称这一创新技术将引领内存封装领域的新潮流。
根据三星的规划,该公司计划于2025年制造HBM4样品,该样品将采用16层堆叠设计,并预计于2026年实现量产。
混合键合技术作为下一代封装技术的代表,其核心优势在于能够在芯片垂直堆叠时实现无凸点连接。通过硅穿孔(TSV)或微型铜线进行垂直堆叠,混合键合技术显著提高了芯片间的连接效率,降低了堆叠高度,并提高了热排放效率。这些特点使得混合键合技术在高密度、高性能内存封装中具有独特优势。
(图源:三星)
与目前三星所使用的热压焊接(TC)技术相比,混合键合技术能够支持更多芯片堆叠,同时保持更低的堆叠高度。这对于内存制造商来说是一个重大挑战,因为随着芯片堆叠层数的增加,如何缩小芯片间的间隙、降低整体高度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。
据悉,为了实现16层HBM内存的堆叠,三星在降低高度方面下了大功夫。根据三星的规划,HBM4的内存高度限制在775微米以内,这意味着在这个高度范围内需要封装17个芯片(包括一个基底芯片和16个核心芯片)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,三星采用了混合键合技术来缩小芯片间的间隙,从而实现了更高的集成度和便携性。
三星在混合键合技术方面的研发进展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。今年4月,三星使用子公司Semes的混合键合设备成功制作了HBM 16H样品,并验证了其正常运作。目前,贝思半导体(BESI)和韩华精密机械(Hanwha Precision Machinery)等企业也在积极开发混合键合设备,以满足市场对高性能内存封装技术的需求。
业内专家表示,三星在16层混合键合堆叠工艺技术方面的突破将有力推动HBM内存技术的发展。随着混合键合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成本的降低,未来这种高性能、高密度的内存封装技术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应用,为人工智能、高性能计算等前沿领域的发展提供更为强大的内存支持。
免责声明:文章内容主要来源于THE ELEC,发布/转载只作交流分享。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,谢谢。
微信扫一扫,一键转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