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朗普在记者会上表示,目前大部分芯片都是在台湾制造,而非美国本土,这导致美国失去了原本由英特尔等本土企业主导的重要产业。他强调,美国需要将这部分业务带回国内。
特朗普进一步威胁称,为了迫使科技产业回归美国制造,将考虑把半导体关税提高到最高100%。
特朗普表示,尽管这可能会在短期内对消费者物价造成一定干扰,但长期来看,这将为美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。他还明确指出,只要企业在美国当地建厂,就不会被征收关税。他认为,此举将吸引大量就业机会回流美国。
面对特朗普的指责和关税威胁,台积电发言人表示,台积电并未按市场区分资本支出,但确实有一部分资金将投入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晶圆厂建设。据悉,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已规划了三座晶圆厂,其中第二座正在建造中。此外,台积电董事会于2月12日核准了额外170亿美元的资本支出来扩增芯片产能,部分资金也将用于美国的生产线。
对特朗普试图通过关税迫使台积电将多数营运移至美国的想法,多数业界专家表示质疑。他们认为,这反映了华盛顿当局对芯片产业的无知。
英国金融时报援引亚洲私人投资机构TriOrient副总裁Dan Nystedt的观点指出,虽然台积电约70%的营收来自北美,但鲜少有芯片直接出口至美国。多数芯片是运送至中国、印度等地,置入iPhone及服务器后,才会间接出口至美国。
分析人士认为,由于美国关税一般是针对成品而非零部件,因此美国海关若要对台积电为美国客户制造的大部分芯片征收关税,将面临诸多挑战。
台积电可能会采取加快亚利桑那州厂将先进制程引进美国的时间表、甚至承诺额外投资等折衷办法来应对关税威胁。同时,台积电董事会还可能决定在美国建立先进封装产能,以确保其对美国的承诺,并巩固台湾作为全球半导体制造中心的地位。
此外,有消息称美国政府可能介入,促使台积电派遣工程师前往英特尔准备导入3纳米、2纳米制程的晶圆厂,运用其专业知识确保英特尔晶圆厂及后续制造项目能够顺利运行。甚至有消息传出,英特尔可能会将晶圆代工事业分拆出来,与台积电共同持有新的实体,并由台积电负责经营。新的实体有望获得美国《芯片与科学法案》(CHIPs Act)的补助。
近年来,随着中美在半导体产业的竞争日益激烈,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面临着巨大挑战。美国通过《芯片与科学法案》等政策措施,试图推动半导体产业本土化,减少对亚洲供应链的依赖。
微信扫一扫,一键转发